2025年11月4日,经济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依托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当天中午组织了课题申报经验交流会,下午前往北京银行开展实地调研,并同步推进访企拓岗相关工作。
为有效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全面提升一线教师的科研能力与项目申报水平,教工第一党支部依托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在5312教室开展了以“课题申报经验交流”为主题的组织性科研活动。党支部书记谢孟军教授结合自身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经历,从选题立意、论证逻辑、前期积累以及材料组织等多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后期资助项目的特点与申报要点,为教师提供了具有实操价值的指导建议。孙杨博士则聚焦山东省自然基金自主项目,详细解读了申报政策的新动向与评审重点,并就在申报书中如何突出创新点、明确研究路径、展现团队优势等关键环节,分享了具体策略与注意事项。与会教师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两位主讲人针对老师们在课题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困惑,给予了细致深入的解答。本次交流活动为教师搭建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也营造了积极进取、协同共进的科研氛围。
11月4日下午,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和教师、研究生代表一行25人,前往北京银行烟台分行开展调研,受到银行姚晓莉副行长与刘永刚副行长的热情接待。北京银行烟台分行姚晓莉副行长详细介绍了分行的发展定位、业务特色和市场战略,不仅提供标准化金融服务,更创新性地融入了养生空间、茶文化区、艺术展览等多元业态,展现了现代银行业态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她表示,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分行高度重视与高校的合作,期待通过校企联动,共同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在分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师生们参观了独具特色的营业大厅,创新服务模式让同学们对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在座谈交流中,姚晓莉副行长与刘永刚副行长同教师团队就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特点,双方在课程实践化改造、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初步确立了校企协同育人合作框架。
此次走访是党支部带动教研室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走进企业,准确把握行业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也为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开辟了新的实践平台。教研室和党支部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育人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国际商务人才。
撰稿人:姜书竹、谢孟军
审核人:程 毅